4.6m礦渣立磨輔磨輥裝置的修復
2018-10-23
李曉敏
(唐山冀東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)
我公司生產(chǎn)的4.6m礦渣立磨有兩個主輥和兩個輔輥,各自通過內(nèi)外錐彈性環(huán)固定在其搖臂上,分別相對180°布置。一次,輔輥軸被密封壓蓋磨出一個不規(guī)則的坑,我們采用膠粘補的方法對其進行了修復。
1 問題及分析
每個輔輥有兩個軸承支承(見圖1),在生產(chǎn)中,由于唇形密封老化漏油,礦渣粉進入磨輥內(nèi)部,圓柱滾子軸承損壞。由于輔輥傾斜安裝,端蓋處為調(diào)心滾子軸承,導致輪轂相對輥軸進一步偏斜。Z終,唇形密封變形損壞,耐磨套軸向開裂,密封壓蓋與唇形密封配合面產(chǎn)生相對運動,輥軸被密封壓蓋研磨出一個Z深約10mm、弧長Z寬280mm、軸向100mm的坑。
2 修復方法
輥軸的材料為42CrMo鍛件,如果采用焊補修復,熱量太高,易產(chǎn)生不均勻熱應力及熱變形。仔細計算分析軸的磨損處,由于輔輥軸受力較小,而且坑也不大,對膠補處的受力強度要求不高,因此采用鈦合金修復劑對磨損處進行修復,然后利用車床對輥軸進行加工、檢測。
具體修復方法:
1)將軸磨損處用手提砂輪機和砂紙清理干凈,尖角處打磨光滑過渡,然后著色探傷,確保無缺陷。
2)涂抹鈦合金修復劑。由于冬天溫度較低,軸的表面溫度低,所以必須先加熱。因為直接用火焰加熱磨損處會產(chǎn)生水氣,因此在磨損處兩旁用氧乙炔火焰手工加熱,使溫度傳到磨損處。用點溫計測量溫度達60℃左右后,涂抹鈦合金修復劑,然后用點鎢燈加熱保溫2h,放置24h固化。
3)加工。將工件裝卡在臥式車床上,找正。由于Φ330mm處磨損,將Φ330mm磨損處車29mm長度至Φ301(見圖2),檢測軸承位處尺寸,以滿足圖紙要求。
4)組裝。增加一個29mm長度的定位套設置在外錐彈性環(huán)和耐磨套之間,保證外錐彈性環(huán)相對組裝位置不變。將耐磨套兩端對調(diào),這樣,也可保證位置移動29mm的耐磨套上兩打油孔的中心位置不變(即圖3中138mm尺寸不變),且耐磨套又完全蓋住了磨損抹修復劑處,與軸保持原有的配合精度。為了防止修復劑掉沫,裝耐磨套之前,在修補處周圍抹樂泰耐高溫密封膠,使之與唇形密封加油槽隔開,避免雜質(zhì)進入到潤滑脂中。
3 修復效果
該磨輥修復后運到現(xiàn)場安裝,至今為止已運行一年,未出現(xiàn)任何問題,節(jié)約了修復費用和工期。
來源:《水泥》2015年第05期